秋去冬來,2020年又即將步入尾聲,窗外依舊嫩綠的樹葉、和煦的陽光,讓人絲毫感覺不到,廣東已經是冬天了。而此時,伴隨著讀者們走過春秋冬夏的《隆生》也新鮮出爐了,依舊是熟悉的味道,依舊是犀利的文字,向大家介紹了隆生的一位新成員——鹿江花園,想要了解更多關于鹿江的故事,不妨翻開手中仍散發著墨香的雜志,細細品讀。
特別推薦:
文章標題:《先做企業家,再做慈善家》
作者:劉小波
推薦語:最近,企業與政府進行隆生大橋項目結算,雖然利潤微薄,但仍拿出2000萬元來回報社會,這一舉動引發了社會各界對于企業慈善的思考。
企業規模逐漸擴大,回饋社會是必然的事。但究竟是先做企業家,還是先做慈善家?作者在文中明確地表達了他的觀點,“企業家應該先經營好企業,再做慈善家”,做慈善不是為了博眼球,不是打腫臉充胖子, 而是要厘清主次、量力而行,根據自己的能力做慈善。受贊美驅使而去做慈善,不顧實際情況一擲千金,那是絕不可取的,企業發展遲早會陷入被動。
就如羅浮山自愿戒毒醫院,最初經營的目的就是治病救人、補充醫療資源,但當個人力量不可逆時,企業也及時進行了轉型經營。
文章還傳達了另一種觀點:慈善的表現形式并不局限于捐款捐物,對企業而言,經營好企業,讓人才得到尊重,讓員工可以舒心,讓社會得以進步,這本身就是最大的慈善。
美文推薦
文章標題:《重磅!隆生24億巨資收購城投鹿江地塊》
作者:蔣奇政
推薦語:此前,隆生斥24億巨資收購馬安11萬平地塊的消息在業內刷屏,在這個過程中,我們也看到了一篇具有特別視角的文章,有人將此事與6月一場激烈的土地競拍關聯起來,直呼波哥真是亦正亦詭,就在眾人眼皮底下,玩了一出聲東擊西、一石二鳥的計策。那么,到底是詭計多端,還是戰略籌謀?在此我們不作任何評論,只將全文如實刊錄,見仁見智,各位看官自有評判。
文章標題:《鹿江風云》
作者:余生
推薦語:當深耕惠州三十二年的隆生與十里江景的鹿江畔邂逅,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?眾人又將如何看待隆生這步出其不意的走法?作者從鹿江的舊江湖說起,從最初的文嶺西堤到鹿江花園,靜看隆生的屠龍寶刀逐漸顯露鋒芒,在這片土地掀起波濤風云。
文章標題:《隆生金山湖中心住宅收樓記》
作者:洞庭
推薦語:9月23日,隆生金山湖中心花園住宅提前三個月收樓,給了業主們一個莫大的喜訊。作者作為一名業主,將他的喜悅之情化作文字寫在紙上,從開園儀式到正式收樓,每個環節都給了他意外的驚喜,寬敞的入戶大堂、進口三菱電梯、雙層中空玻璃、地面隔音,讓抱著審視態度去收樓的業主欣喜不已。
文章標題:《宋仁宗的企業管理之道》
作者:單仁
推薦語:從古代帝王的治國理念來看現代企業管理?這似乎是個很新奇的角度。細細想想,宋仁宗的“任賢相,聽臺諫,遵法度”,放至今天的企業管理上仍然適用,通俗地說就是“選人、用人、管人”,最大限度發揮人才的力量。作為一個管理者,不需要事必躬親,懂得這三點,企業必然欣欣向榮。
文章標題:《為什么開發商就算倒閉了,房子也不會“跳樓大甩賣”?》
作者:人神共奮
推薦語:為什么房價上漲猛如虎,下跌如磨針?為什么你總是等不到房子“白菜價”、“清倉大甩賣”?開發商又是如何應對樓市寒冬、快速回籠資金?也許看完這篇文章你就懂了。
以上就是本期雜志部分文章推薦,更多精彩內容請閱讀第113期《隆生》。如您讀后有所感悟,也歡迎形成文字,投至《隆生》編輯部,感謝支持!
《隆生》編輯部
2020/11/19